“静悄悄”“福多多”“美滋滋”……“美井骑士”亲测,“友好朝阳”

双井13社区

双井街道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、区委关于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求,共建“时时有网、处处有家、人人有爱”的社群共同体,强化“13社区”党建品牌2.0引领,提出“五步工作法”,以“五个一”率先建设打造了“3+23”新就业群体全时服务阵地,推进驿站标准化建设,探索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新模式。
近日,“友好朝阳”社区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,以数字化创新手段织就服务网,构建起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、服务保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全新格局。作为“友好朝阳”社区服务平台的首批试点,双井街道率先落实平台各项功能,推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,为平台运行提供了先行实践案例,为平台推广积累了宝贵创新经验。
智能通行提速 筑牢安全防线
以往,新就业群体进入社区常常要经历繁琐的登记流程,既耽误配送时间,也给社区管理带来压力。“友好朝阳” 平台与美团、饿了么等主流外卖平台实现数据互通,与物业管理平台搭建信息互联,对入门登记流程进行革命性优化。如今,骑手们提前绑定信息后,骑行至社区门口时,小程序后台会自动识别订单位置,平均仅需0.982秒即可智能完成信息登记并同步至物业端,随后骑手便可出示平台生成的专属通行码快速通行。
家住双井街道金港国际小区的孙先生说:“以前点外卖,骑手总会打个一两次电话,要求远程开门禁,我要找到对应大门的按钮解锁,现在完全不需要这些步骤了,电话一响,就意味着外卖到家门口了。”这一便捷背后,是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在支撑。所有通行记录都会被完整保存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,社区工作人员可迅速回溯轨迹,精准排查,通过调取通行记录,快速锁定相关时间段进入的人员,为后续处理提供有力依据,真正实现便捷与安全的平衡。
双井街道各社区正依托“友好朝阳”社区服务平台,推动“一键展码”功能向各小区覆盖,打通骑手配送“最后一百米”,便捷门卫安保“最关键一环”。
数字党建领航 激活红色细胞
在传统模式下,流动党员管理如同散落的珍珠难以串联。“友好朝阳” 平台打破这一困境,借助大数据分析、智能算法等前沿数字技术,对辖区内新就业群体进行精准画像。党员骑手只需在平台轻轻一点 “骑手展码” 功能,便能快速完成社区报到,实现身份核验、信息录入 “一站式” 搞定。
平台专门开设的 “党员报到” 板块,宛如一座 “云端红色驿站”。流动党员进入其中,不仅能完成组织关系报备,还能参与 “云党课” 学习。课程涵盖党史故事、先锋模范事迹等丰富内容,通过短视频、互动问答等年轻人喜爱的形式呈现。这一系列举措,让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,有效扩大了党建工作覆盖面。
暖心服务护航 传递社区温度
“友好朝阳” 平台深知,新就业群体每日奔波在城市道路上,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亟待满足。在 “享实惠” 板块,一场暖心的 “生活便利盛宴” 正悄然展开。
与周边商家合作推出的餐饮折扣,让忙碌的骑手们在午休时,能以实惠价格吃上热腾腾的饭菜;住宿推荐功能,为初来乍到的骑手筛选出性价比高的房源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;快捷换电功能,为送餐途中的骑手预先掌握换电地图,让他们得以高效掌握工作节奏。
当骑手们遇到突发困难,“困难求助” 功能便是他们坚实的后盾。此前,一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遭遇车辆故障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平台提交求助信息。短短十几分钟,社区工作人员便联系上他,并协调附近修车点提供帮助。这样的暖心服务实例,在平台运行后不断涌现,让小哥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怀,也为党建工作注入情感纽带,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。
多元共治聚力 绘就治理新景
穿梭于社区的骑手们,摇身一变成为基层治理的 “移动探头”。“社区融入” 功能中的 “进社区”“随手拍” 模块,如同为社区装上了无数双 “智慧眼睛”。外卖小哥小王在送餐时,发现小区楼道内堆放大量杂物存在安全隐患,立即通过 “随手拍” 上传照片和位置信息。社区工作人员收到反馈后,当天就组织人员清理,及时消除了隐患。
平台配套的积分体系,则是激发骑手参与热情的 “催化剂”。每一次问题反馈、每一次志愿服务,都能转化为积分,积分可兑换定制雨伞、保温杯等实用物品,或是免费体检、技能培训等服务。在积分的激励下,越来越多骑手主动参与到社区环境整治、文明宣传等活动中,形成 “人人参与治理、治理成果共享” 的基层治理良性循环。
“友好朝阳”社区服务平台的上线,是朝阳区践行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双井街道将持续深化“13社区”党建品牌2.0,依托“友好朝阳”平台功能,倾听骑手心声,让新就业群体从“城市摆渡人”变为“城市当家人”,共同绘就幸福社区新画卷。

0 条回复

你可以 登录 参与互动,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