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丰友好社区上新!二十二院街让骑手更有家的感觉
庆丰友好社区设施“焕”新升级!承载文化传承的“红鹿座椅”、融合视觉IP元素的“转角灯箱”正式亮相。全新设施以新就业群体高频活动路线为轴线布局,精准锚定“休憩+服务+文化”三重场景,通过植入地域文化符号,有效提升“美井骑士”的城市归属感。
街区再添“硬核”服务暖心设施迭代升级
顺着驿站指示牌拐进二十二院街中央区,一张红色长椅旁围了不少骑手。“这个椅子太有创意了!”正路过街区送餐的饿了么骑手边走边说。细看地标性设施红鹿长椅,鹿角处嵌着醒目的“五宜”朝阳标识,坐在长椅上歇脚的10分钟里,过往的居民、行人、骑手驻足观看,有人举着手机拍摄分享给同伴。
据悉,这是街道新推出的“红鹿长椅”文化项目,座椅以小鹿为设计元素,传递温暖治愈的情感价值,契合新就业群体奔波中对“心灵驿站”的需求。“我们将双井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驿站设计,让骑手们在短暂休憩的时光里,沉浸式领略街区的人文底蕴。”社区负责人介绍。地标性设施的嵌入,让休憩空间变身“可触摸的历史课堂”,实现了“歇脚即学史,停留有收获”的沉浸式体验。
在庆丰友好街区的转角亮起一排暖黄色灯箱,憨态可掬的“美井骑士”卡通形象在光影中跃动,“是新生力量也是有生力量”的标语在灯光映衬下格外醒目。这个“会发光的服务站”把温情定格成流动的风景线,真正成为照亮奔波之路的温暖坐标。
织密“3+23”服务网络构筑多维暖心港湾
双井街道以“13社区”党建品牌2.0为红色引擎,构建起“党建引领、阵地支撑、精准服务”的基层治理新格局,创新打造了“3+23”新就业群体服务矩阵,其中二十二院街全时驿站化身“成长加油站”,集成政策咨询、学历提升等服务模块,同步开设了职业规划讲堂等定制化课程,靶向满足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需求。
全时驿站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双井23个社区,全天候为新就业群体开放。这里不仅配备休息座椅、无线网络、应急雨具、充电设备、急救用品等9类基础服务设施,更打造了“24小时不打烊街口”。无论昼夜,新就业群体都能在奔波中找到“歇脚点”“能量站”。
这群穿梭街巷的“美井骑士”,正以车轮为笔、服务为墨,勾勒城市运转的活力脉络。
他们既是双井变迁的见证者,也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——通过“流动网格员”机制,将一线服务中发现的基层治理细节转化为共治动能,为社区注入“骑行者视角”的治理智慧。
点位嵌入治理“链条”释放多元共治动能
近年来,双井街道作为行动主体,以二十二院街全时驿站为枢纽,打造“线上课程库+线下实训基地+行业导师带教”三级培养链,开通“美井骑士夜校”视频剪辑系列课程、直播系列课程,助力20余名骑手掌握了短视频制作、电商直播等新技能。
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,帮助“美井骑士”拓宽就业选择,实现多元化发展。骑手们纷纷表示,这些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打开了职业发展的固有思维。
美井骑士@陈宏博 “以前觉得剪视频很难,自从跟着专业老师学习后,可以剪出自己满意的视频,挺好!”
美井骑士@徐国营“以前跑外卖感觉挺迷茫的,在驿站参加职业规划培训后,对今后职业有了大致方向。”
美井骑士@孔德霄 “我觉得驿站不仅是歇脚的地方,更像个学习小课堂,在这里能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。”
全时驿站培训特别开通双线便捷报名通道,在双井工作的骑手,可以直接加入“新就业群体专属服务群”,通过群内接龙的方式完成报名;来自其他区域的骑手,可以借助“友好朝阳”小程序进行线上报名。
在双井,新就业群体正从城市服务的“末端”走向治理的“前台”,在日常配送过中化身“移动网格员”,并通过“美井骑士联盟”搭建治理参与平台,以积分激励、体验官聘任等方式,实现“随手拍报隐患、积分享惠生活、共建获评荣誉”的良性循环。
截至目前,已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千人次,“24小时不打烊街口”辐射效能持续释放。从街角休憩的“一把椅子”到24小时智慧驿站,双井的治理实践印证着“城市温度换共治力度”的朴素逻辑。
接下来,双井街道将拓展“驿站+”应用场景,进一步推动“友好街区”模式向更多片区复制推广,让“美井骑士”在共建共治中共享城市发展红利,持续书写有温度、有活力的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- 0 条回复